在重庆的餐饮、汽修等行业,油水分离器是处理含油废水的关键设备。然而,长期运行易出现堵塞故障,影响设备处理效率与使用寿命。通过理性分析堵塞成因,掌握科学的诊断方法与疏通策略,能有效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一、常见堵塞故障诊断
(一)杂物堆积型堵塞
含油废水中的食物残渣、纤维、泥沙等杂物,是导致油水分离器堵塞的常见原因。当设备进水口压力明显升高,超过正常运行时的 0.2 - 0.3MPa,且排水流量显著减少,可初步判断存在杂物堵塞。打开设备检修口,若发现过滤网、隔油区沉积大量杂物,甚至形成堵塞层,即可确认此类故障。此外,若听到设备内部有异常水流声,也可能是杂物阻碍水流通道所致。
(二)油脂凝结型堵塞
重庆冬季气温较低,加之设备保温性能不佳,含油废水中的油脂易在分离器内部凝结,附着在管道与腔体壁上,造成堵塞。若观察到排油口排出的油脂量明显减少,或无法排出,且设备内部温度低于油脂正常分离所需的 35 - 45℃,则可能发生油脂凝结堵塞。同时,当分离效率大幅下降,废水含油量超标时,也需考虑此类故障。
(三)水垢附着型堵塞
若使用的水源硬度较高,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会在分离器内部形成水垢,尤其是在加热装置、管道内壁等部位。当设备出现排水不畅,且管道表面有白色坚硬物质附着,通过检测进水与排水的电导率,若排水电导率明显降低,可判断为水垢附着导致堵塞。
二、快速疏通策略
(一)物理疏通法
对于杂物堆积型堵塞,可采用物理方式直接清理。使用专用的打捞工具,如长柄捞网、钩子等,取出过滤网与隔油区的杂物;对于管道内的堵塞物,可使用高压水枪,以 0.8 - 1.2MPa 的压力进行冲洗,清除管道内的残留杂物,恢复水流通道畅通。
(二)加热溶解法
针对油脂凝结型堵塞,通过加热使油脂融化。开启设备的加热装置,将内部温度逐步提升至 60 - 70℃,持续加热 2 - 3 小时,待油脂融化后,及时进行排油操作。若设备无加热功能,可采用外部加热方式,如包裹电加热带或使用热水循环,辅助油脂融化。
(三)化学清洗法
处理水垢附着型堵塞,需采用化学清洗剂。选择合适的酸性清洗剂,如柠檬酸溶液,按照 1:10 的比例稀释后,注入分离器内部,浸泡 2 - 4 小时,使水垢与清洗剂充分反应。浸泡完成后,用清水反复冲洗设备,直至排出的水呈中性,确保清除水垢。
重庆油水分离器的堵塞故障需通过精准诊断确定成因,再采用针对性的疏通策略。日常维护中,还需定期清理、检查设备,做好保温与水质处理,预防堵塞故障的发生,保障油水分离器高效稳定运行。